清 明
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
己亥年 三月初一
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明而潔凈
故謂之“清明”
諺云:清明難得晴,谷雨難得陰
才有了杜牧的詩中的
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”
清明時節,萬物生長,
最美人間四月天,和風細雨中,
清明時節,萬物生長,最美人間四月天,和風細雨中,一派"天清地明"的氣象。我們在祭祀中追憶先輩的同時,也在追憶我們的青春歲月或者懵少年。清明時節,大地長滿了美麗鮮花,來紀念逝去的親朋好友。這是蒼天故意的安排,讓你任意的采擷一朵鮮花,來滿足哀思的親人,給安息的靈魂每年春天獻上的花錦。
清明雨落,思念成疾,
每一滴,都是未亡人的眼淚
又是一年清明時,霏霏細雨,點點愁思,幾多離人淚!遠在天堂的親人、朋友,你們可好?每個人的內心深處,都存在著一份對已故親友的思念,雖然已是天各一方,但這份念想卻始終將我們牢牢的連在一起。讓我們寫下這份牽掛,祝福,遞到天堂!
清生命之惑,明生命之理,
不忘卻,就是最好的紀念,
死亡,并不能將我們分開。
人間三月芳菲始,又是一年清明時。又是一年清明時,清明是一個懷念的日子,它提醒我們,不要忘記先人,不要忘記過去,因為這是我們立足于世間的根源。清明,不僅懷念逝去之人,亦可懷念遠方之人;清明節,愿你所懷人,不在遠鄉;愿你所念人,盡在咫尺望
清明三候
一候桐始華|桐樹開花了,樸素的香味彌漫,漫山遍野。
二候田鼠化為鵪|喜陰的田鼠不見了,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。
三候虹始見|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見到彩虹,如夢如幻。
清明習俗
踏青丨郊外踏青,欣賞春光的美好;蕩秋千、放風箏、植樹插柳,推開冬季所有的苦惱,迎接全新的日子。
掃墓丨身著素衣,鏟除雜草,放上貢品,于墳前上香,或簡單的獻上一捧花,低聲細訴對親人的思念。
寒食丨寒食節與清明節一體,很多地方仍保留著這天吃冷食的習慣,以斷火、冷灶為氣氛,意為以新火換舊火。
這一刻,人們才能真正拋卻世間紛擾
此心澄澈,風清景明
人生匆匆數十載
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
弄丟了,上哪兒也找不回來……
人生就這幾十年
盡量少留下點遺憾,多留點美好的記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