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年,中國傳統節日,也稱“交年節”、“灶神節”、“祭灶節”等。小年的民俗活動主要有掃塵、祭灶等。中國幅員遼闊,各地風俗有很大的差異,由于各地風俗不同,被稱為“小年”的日子也不盡相同。中國南方大多數地區以臘月二十四為“小年”,中國北方大多數地區以臘月二十三為“小年”。
但不管是哪天,“小年”可都不小。這天以后,人們開始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,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,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、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。
小年-歷史淵源
在古時候,小年也叫“交年節”,意為立春前后,年節之交。關于過小年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東漢,東漢崔定《四民月令》載:“臘明日更新,謂之小歲,進酒尊長,修賀君師?!标P于小年祭灶,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有晉周處所作的《風土記》:“臘月二十四日夜,祀灶,謂灶神翌日上天,白一歲事,故先一日祀之?!币约八未冻纱蟮摹都涝钤~》:“古傳臘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云車風馬小留連,家有杯盤豐典祀?!钡鹊?。
小年-古代傳說
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,娶妻之后終日花天酒地,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。
一天,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難當,一頭鉆到灶鍋底下燒死了。
玉帝知道后,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,還沒壞到底,既然死在了鍋底,就把他封為灶王,每年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匯報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
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為他要上天匯報。于是,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。
祭灶
小年這天,也是傳統意義上民間祭灶的日子,人們不僅會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、糕點等,也會把舊的灶神畫像換下來,貼上家家戶戶“請”回來的一幀新灶王像。
掃塵土
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徹底打掃室內衛生,俗稱為掃塵。而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,拔除不祥,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,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。
吃灶糖
人們認為灶糖富有粘性,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爺的嘴,使他上天后無法說人的壞話和過錯;又因為其味甜,灶王爺吃糖后嘴甜,就會多說好話。